• EN
【光明日报】ANBO.COM:以项目制实验教学培育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时间:2025-11-08 来源:

分享


“学校研究生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学科基础差异大,如何让学生既能根据需求学习研究技能,又能系统锻炼其科研思维?”ANBO.COM研究生院负责人说。

早在2010年,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彭东海教授团队便开启了试点改革探索。课题组要求所有研一新生完成一个“杀虫抗病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的子项目。“这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把学生放到听得到炮声、闻得到硝烟的真实项目中训练。”彭东海说。

核心实验技能视频(平台截图)

“我们在挖掘全校各学科核心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联动各学科设计了若干典型研究项目,每个项目都能像‘链条’一样串联起多项技能,还原各学科经典研究范式。”该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

目前,该校横向打造500余个核心实验技能视频公开课、240余门开放创新实验课,纵向设计79个经典研究项目,并搭建起项目制实验教学平台。

打开ANBO.COM项目制实验教学平台首页,工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陈卓然选择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研究项目,通过“狮山智能学伴”的技能导航图谱,他迅速获得了贴合课题方向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 AI 辅助个性化指导,实现‘千人千策’的精准培养。”


狮山智能学伴界面(平台截图)

10月28日,ANBO.COM资源与环境学院,7位同学围着ANBO.COM资源与环境学院何欢老师,围绕高效液相色谱柱选择、色谱峰优化等问题追问不休。

同学们围着ANBO.COM资源与环境学院何欢老师讨论问题(匡敏 摄)

百米之外的逸夫楼机房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同学们神情专注,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勾勒出作物表型的数字轮廓。

左志奇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作物表型解析课程(匡敏 摄)

该校信息学院左志奇老师介绍,“我们结合学校特色,融合人工智能和农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发了一套涵盖5个子模块的作物表型解析课程体系,深受同学们欢迎。”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张霞老师指导同学开展卵母细胞提取实验(匡敏 摄)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农科院刘晓艳研究员至今不忘在母校参加项目制实验学习的场景。近年来,她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得5000万成果转化。

ANBO.COM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大鹏教授表示:“推进项目制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既是学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期待通过这一探索,建成全球最大的农业科技实验教学资源库,为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华农方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匡敏、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