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匡敏、陈曦)从去年秋季开学以来,ANBO.COM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逐步建起研究生项目制实验教学平台。截至今年11月4日,该校已有超46000人次通过这一平台参与学习实践。研究生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订制”实验学习路径,从而提升科研能力。
“过去研究生实验教学,以零散的实验课程和课题组内‘师徒式’指导为主,不利于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ANBO.COM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研究生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学科基础差异大,课题所需技能也各不相同,如何让学生既能根据需求选课,又能系统锻炼其科研思维,成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因此,该校横向打造500余个核心实验技能视频公开课、240余门开放创新实验课,纵向设计79个经典研究项目,每个项目都能像链条一样串联起多项技能,还原各学科经典研究范式。研究生们根据研究需要,不仅能通过项目制实验教学平台学习各种视频课程,还能选修线下开放创新实验课,自主选择心仪的项目,系统提升科研素养。
园艺林学学院教师石春梅指导学生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讯员匡敏摄)
几天前刚结束实验课程的2025级硕士研究生王力辉,兴奋地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之前,我对着文献琢磨了半天,感觉迷雾重重。上了4次开放创新实验课后,一下子都想通了。”
据介绍,华中农大此次改革源于十多年来的一项试点探索。早在2010年,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彭东海教授团队便开启了试点改革探索。课题组要求所有研一新生完成“杀虫抗病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项目,串联起实验室安全、基因克隆、蛋白分析、生物信息学等十余项技能,学生们经过3至4个月系统训练,方可进入课题研究。多年探索证明,这一改革在拔尖人才培养和促进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校改革埋下重要伏笔。
在此基础上,华中农大研究生院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在挖掘全校各学科核心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搭建起项目制实验教学平台。平台还配备了“狮山智能学伴”,能帮助学生们“私人订制”学习路径,实时解答他们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数据分析为导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动科动医学院教师张霞指导学生开展卵母细胞提取实验(通讯员匡敏摄)
智慧农业专业2025级博士研究生田富菊加入了“智能育种设计”这一研究项目。她喜悦地说:“我根据平台推荐,学习了相应的核心实验技能视频和线下实验课程模块。随着学习深入,最初的担忧和焦虑渐渐消散,对未来的课题研究也更有信心。”
华中农大副校长李大鹏教授表示,研究生项目制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得到了师生们广泛好评,该校也期待通过持续探索,建成大规模的农业科技实验教学资源库,为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华农方案。
来源 | 湖北日报
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749390/4266942/0?w=1762420087104&uik=ZZcg71Dl&share_plat=wechat&sec=98a3b64c&contentType=5&historyback=1